外地俗语中的苏州印象
- 时尚
- 2024-12-13
- 87
- 更新:2024-12-13 23:10:28
原作者:范健泉
注意!!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全国各地的方言中都有涉及到苏州的部分,生动有趣,意义丰富,数量颇为可观。有趣的是苏州本地人对这些词汇多无所知,日常用语中也少有涉及。将这些外地方言中的苏州形象整合一下,可以得到一组颇为有趣的画面,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语言信息。
俗语是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词语,能反映当地民众内心的真情实感。自明清以来,苏州凭借着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对全国各地影响颇深,导致各地都有关于苏州的特定俗语。当然,外地俗语中的苏州印象也未必正面、客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一个地方的评价既要听取当地人的见解,也要了解外地人的看法。用内外两种角度观察后,能得出较为全面的视野。
1
上苏州
“上苏州”意思为“去睡觉”,主要流传于苏北地区,两地民间普遍把“去睡觉”说成“上苏州”。
有学者研究认为,这一俗语的产生与明代初年的一次大移民有关,历史统称作“洪武赶散”。元朝末年天下群雄逐鹿中原,相传朱元璋在攻打盘踞在苏州的吴王张士诚时,苏州百姓大力拥护吴王,拖慢了老朱争霸天下的脚步,为出心中恶气,朱元璋打着移民屯田的幌子,将大批苏州人驱赶到苏中、苏北。这一说法属于民间故事,真实性存疑。
苏北很多宗族的家谱中都留有自家祖籍苏州的文字,比如《施氏族谱》记载《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先生本人就是“洪武赶散”的一员,从苏州迁居到泰州兴化。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祖上也是从苏州迁徙到兴化,可能施郑两族结伴而行。《扬州八家丛话》记载道:
苏北很多姓氏确实是明初迁自苏州的,至今子孙声称老家在苏州的有不少人,家谱中也是这样写的。他们因为受到明太祖朱元璋迁徙苏州豪强政策的影响,被强行迁往苏北。苏州阊门于是成为人口迁移史上的一个中转地,子孙世代记忆的老家圣地,就像山西洪洞大槐树、福建宁化石壁、江西瓦砾坝一样。
根据上述资料,苏州周边地区民众往苏中、苏北移民是事实,属于一种集体性记忆。从经济富足生活优越的吴中搬迁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初代移民满腹牢骚两眼泪汪汪,嘴里念叨“上苏州”。
朱元璋为降低征税成本,方便家族统治国家,想尽各种办法限制人口流动,将民众困在狭小的区域。比如原本走街串巷给人看病问诊的游方郎中和相面算卦的占卜大师,都必须“土著”,相当于变成地方居民,不能乱跑。明初法典《大诰》更是规定农民生活范围只有一里地,把人限制在村子里面,要求他们早上出来干活,晚上才能回家。这种限制让移民无法离开居所,返回姑苏旧地,只能在梦里面思念家乡。
移民毕竟不是犯人,想要离家远行,可以选择向县衙报备,申请“路引”,相当于开通行证明。路引一般是给商人、士子等必需外出的人群。从苏州迁到泰州、扬州等地的百姓是农业户口,不能走远路,违反规定的人会被官方贴上“逸民”的标签。“逸”是指逃逸,地方官抓到逸民后会将其贬到边远地区。
苏州初代移民受到法律限制不敢回去。即使有人不顾忌禁令,率领族人回乡,到了苏州也会因没有身份成为“逸民”,冒着被抓到流放边地的风险,整天提心吊胆。何况过了一二十年后,移民在当地站稳脚跟,娶妻生子置下产业,更会产生他乡却似是故乡的感情,在当地生根发芽,无法离开。
移民带来苏州当地的先进生产技术与文化思想,对迁入地产生深远影响。元末明初苏中、苏北作为交战地点,当地人口稀缺经济凋敝,借助移民重新焕发出生机,顺带着改变了当地的风气。破家值万贯,不管是哪边来的移民,其本人估计是不情愿的。这种情绪为当地注入一股反抗精神,塑造出重诺言轻生死的性格。
苏州移民搬迁到苏中、苏北后,看到没有回去的希望,只能在梦里回忆家乡。一代代下来,两地俗语里面的“上苏州”就成为“去睡觉”的代名词,其背后是一群回不了家乡苦命人的无奈与辛酸。
2
苏 气
“苏气”是指女性穿着时髦样貌标志,带着一股大家闺秀的气质。它是四川重庆一带的俗语。描绘旧社会成都人生活的小说《死水微澜》中有如下记载:
新婚之后,新娘子只要一到柜台边,镇上的一般少年必一拥而来,纷纷称着蔡大嫂,要同她攀谈。她虽是怯生,却居然能够对答几句,或应酬一杯便茶,一筒水烟;与一般乡下新娘子,只要见了生人,便死死把头埋着,一万个不开口的,比并起来,自然她就苏气多了。
作者李劼人本人特别注解道:四川方言用“苏气”称赞别人态度大方打扮漂亮,苏是苏州,气是气象。重庆当地的县志记载,从前外来服饰之物,苏州为美。故土语通称人物文雅、脱俗曰“苏气”。上述资料表明苏州风物对巴蜀文化有重大影响,甚至印刻到方言里面。
四川重庆为何如此推崇苏州人的风貌和穿着打扮?从明朝初年开始,苏州的纺织行业就相当发达,“水巷中,光彩耀目,游山之肪,载妓之舟,鱼贯于绿波朱阁之间,丝竹讴舞于市声相杂”,其产出的丝绸甚至已经流通到巴蜀地区。经济发达会带来一系列辐射效应。苏州人的生活方式与穿衣着装引得其他地区羡慕,纷纷效仿。苏气一词就开始出现在当时文献典籍中。
苏气是苏州经济政治文化的外在表现,随着上海等地的兴起,这一词汇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为何巴蜀一地还留存?其背后是当地交通闭塞,信息物资流动缓慢,苏州的繁丽和“苏气”的诱惑被长久保留到四川重庆人的脑海里。这种记忆和文化传承通过方言不断发酵、融合。最终“苏气”扎根西南,成为巴蜀文化的一部分。
3
宁可与苏州人吵架
“宁可与苏州人吵架”是一句俚语,意思是宁愿同苏州人吵架。该类俚语在江浙比较盛行,其后面会把苏州人与其他区域人相比较,如“宁跟苏州人相骂,勿跟杭州人闲话”“宁可听苏州人吵相骂,勿可听宁波人讲闲话”,基本都是“宁可与苏州人吵架,不愿与某某人讲话”。探究江南人文底蕴的学术专著《江南诗性文化》记载:
吴音,自古称为“吴侬软语”,一向有“软、糯、甜、媚”之称,说起来婉转动听,尤其是姑娘们讲话时的发音,一波三折,珠圆玉润。据外地人说,即使她话已讲完,而仍有余音袅袅之感。因此流传着“宁可与苏州人相骂,不愿与宁波人讲话”的说法。
苏州话与宁波话同属于吴语体系,如果说苏州话是吴侬软语,骂人也像唱歌,宁波话保留中原古音,发音清晰,字正腔圆,两者并无高下之分,俗语的偏爱可能与大众的接受度有关。比如英语在全世界传播的过程中,形成美式英语、澳式英语、印式英语等变种,它们是英语与当地文化结合的产物,理论上应该相互平等一视同仁,实际中出于国际地位、传统印象等因素,家长在为子女报培训班时,可能会偏向美式英语,认同澳式英语,拒绝印式英语。苏州与宁波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差异,导致民间对两地语言接受度不一样。
苏州话也被称作“苏州闲话”或“苏州白话”,是江浙地区的商业通行语。明清时期,苏州经济发达,其地位类似今天的上海,吸引全国各地的商人、工匠、艺术家来此交易谋生。为方便在吴中生活,他们努力学习“苏白”,节省沟通成本,好比在上海讨生活的外来人员都会几句“侬好”“赤佬”。苏白的很多词汇顺着商人的足迹走向四方,比如重庆话中的“转来”(回来)一词便来自姑苏。
明清时期,苏白的影响力达到极点。喜欢旅游的明代人王士性在《广志绎》里面总结道,苏州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他人的标杆,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影响着全国。连深居后宫的皇后娘娘们都以穿吴衣,说苏白,唱吴歌为荣,下层百姓更是拼命向苏州靠拢。
短短一句“宁可与苏州人吵架”,折射出苏州在明清时期对全国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借助经济推动文化,苏州人见得多了,从早年的追粤语,到之后的学上海。相信随着苏州经济的日益繁荣,苏州的一言一行会重新被全国模仿。
4
苏州片
“苏州片”指以书画为主的假文物。明清以来,苏州专诸巷、桃花坞一带聚集大量绘画高手,以制作假画为生。外地人把这些假画称作“苏州片”。“片”同“骗”,是欺骗、诈骗的意思。晚清重臣翁同龢在日记中“画集锦册极有精神,绝不非苏州片”。汪曾祺在小说集《钓人的孩子》记载:
有一天叶三给他送来四开李复堂的册页,使季匋民大吃一惊:这四开册页是真的!季匋民问他是多少钱买的……他用四张“苏州片”跟那家换了。“苏州片”花花绿绿的又是簇新的,那家还很高兴。
《上林图》局部 [传] 仇英 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州片
明代中期苏州当地书画名家云集,加之文物市场繁荣,众多富商士绅纷纷来此重金求购名家大作,导致仿冒画作层出不穷。吴中画坛名家广开山门,其下能人辈出,造成姑苏画师不断内卷,相互砥砺,技术进步。有着这批生力军的加入,“苏州片”的制造技术不断迭代,甚至能以假乱真。这门手艺在哈尔滨等边缘地区,缺乏供需关系,造的再好也没有用武之地,苏州则有庞大的文化市场与专业人士,形成生产销售网络。靠着观摩真迹,更新技艺,外加苏州的市场,“苏州片”成为一条庞大的产业链。
生产苏州片的画家内心从容,心态平静。明代画家詹景凤在《东图玄览编》中说:“苏州专诸巷,伪造书画”,群聚一地可以看出他们把伪造书画当成一份正常的工作。
苏州片在流传的过程中,伴生着一些问题。比如一家公立博物馆专门收藏了吴门画派翘楚、唐寅授业恩师沈周的182幅作品,有学者撰文质疑其中68幅是伪作,可能是苏州专诸巷、桃花坞一带的精品。这种真假难分的情况严重干扰文物市场的运营,影响中国书画的名誉。
除仿品伪作外,苏州片中诞生中国最早的连环画。画师为丰富内容、扩充题材,会把先贤事迹以画册的形式呈现,作为连环画售卖,比如明代万历年间的《圣绩图》,便用连环画的方式讲述孔子的一生。
真真假假的苏州片背后,实际上是姑苏文化市场的繁荣。聚集在专诸巷、桃花坞的画师像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把吴中的艺术与文化凝聚在画卷上,被四方游走的士子、商人带到国内各地,甚至漂洋过海到异域外邦。
5
苏州人,杀半价
“苏州人,杀半价”意思是碰到苏州人卖东西,直接杀半价。这句俗语来自苏州周边地区。揭露封建家长专横面目的明代戏曲《杀狗记》,记载东京无赖柳龙卿、胡子传兜售偷来的羊脂玉环,两人开价十锭宝钞,被还价到五锭后,扯着嗓子叫喊自己不是苏州人,东西成本不低,买家没必要砍半价。苏州文学家写的《范烟桥游记》也有类似记载:
这一回到苏州去,饮食住宿,都没有花钱,倒是耗费于车资,却为数甚巨。苏州的街道,一下了雨,竟有行不得也哥哥之叹,而且人力车夫的讨价奇大,有时照苏州人杀半价还吃亏。
俗语调侃的背后,是周边地区对苏州人勤劳努力的认可。苏州是当时重要的商品生产与集散地,商品的生产价格与规模化经营的价格都远低于零售价。苏州人从本地进货,带到外地贩卖时,一般会比当地价格稍低,周边人群明白苏州人的报价永远有水分,哪怕杀半价也可能被宰,就像光棍节时某电商平台上的货品,动不动打个一折两折,这比半价的半价还狠。因此用杀半价来给姑苏人贴标签、戴帽子。
刻板印象的背后是对苏州商品生产集散的羡慕。比如丹阳作为著名的眼镜生产基地,当地眼镜论斤买,价格极低,外地人进货后,将眼镜价格大幅度提升,标价三百被人杀到一百都有很大的盈利。外人看到苏州货后,上来杀一半都算嘴下留情了。
从“苏州人,杀半价”的俗语中,我们既能看到周边地区对苏州的刻板印象,深入挖掘后,也能了解到苏州作为经济中心,承担着生产交易商品的重任。在两重因素影响下,苏州人称为精明的代名词,感受着周边区域人群的钦佩目光。
6
苏州过后无艇搭
“苏州过后无艇搭”意思为过期不候。这是广东、香港一带流行的俗语。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薛小荣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制度》一书中提到:香港俗语讲,“苏州过后无艇搭”,一定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设、谋发展上来。
这句俗语包含三重因素,它是广东俗语,苏州本地人反而不会说;话里有“苏州”,表明它产生于此;“艇”是小船,跟交通有关。拼凑在一起能推测出,一帮需要在苏州搭船的广东人,因没有乘上船,相互埋怨下诞生了“苏州过后无艇搭”。
广东人千里迢迢来苏州干什么,没有船难道不能靠马车或者干脆走路吗?这背后是苏州作为南北货物集散地以及漕运枢纽的中转,所造成的极致影响力。清代中期,苏州作为货物集散地,吸引全国各地商人来此经营,广东商帮就是其中一大群体。这也解释广东俗语中的“苏州过后无艇搭”来源。
大运河沿线城市都有船,为何还要抱怨“无艇搭”?实际上此处的船是指“漕船”。明清两代对漕运船有政策支持,明万历时,规定北上运500石漕粮的船可带60石私人商品,清雍正时,“加增四十石,共为百石”,乾隆时增至126石,嘉庆时又加到150石。从北回南的漕船可附载货物60石,后增至180石,这些夹带的商品都是免税的。
为追求最大利润,在苏州的广东商人纷纷寻找漕船,搭载货物往返南北。按照强者越强的马太效应,苏州凭借着商品集散地与漕运中转站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漕船。苏州以外的地区很难找。“苏州过后无艇搭”的本意,是苏州有大量的漕船可供广东人运货北上,过了苏州机会就比较少甚至没有。
透过“苏州过后无艇搭”,似乎能看到两百年前姑苏胜过今日的上海,成为南北贸易的枢纽,更是通过大运河为北京输送大量物资,奠定自身经济中心的地位。随着交通方式的转变,苏州的地位让给了上海。但苏州民众凭借勤劳与智慧,在江苏众多城市排名第一,重新焕发出昔日的光彩。
7
结 语
明清以来,苏州作为经济中心,地位不断提升,影响范围变大,南至广东、北到京津都有与苏州相关的俗语,从中仿佛能看见苏州一步步从江南的小透明,变成全国经济的中心,社会发展的引擎。
这些俗语未在苏州人日常生活中出现,又与当地息息相关,从中还可以了解到苏州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它经历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经济文化繁荣的阶段;也遭遇过“洪武赶散”,颠沛留离下的“上苏州”;更被别人误解成“苏州人杀半价”。在重重阻力中,苏州百姓奋勇拼搏,靠着勤劳的双手,把苏州建设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誉全球。
参考文献:
1. 陆静贞:《新编俗俚语大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 曹生文,俞扬,茆贵鸣:《“洪武赶散”传说与明初苏北的江南移民》,《江苏地方志》,2022年第1期。
3. 周文雍:《江南小巷100》,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4. 李灵年:《施耐庵杂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5. 陈宝良:《明代户籍是如何管控的》,《人民论坛》,2014第25期。
6. 柴德赓:《史学丛考(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
7. 张厉冰:《四川方言中的“苏气”》,《文史杂志》,2004年第2期。
8. 颜凤仪:《苏州土话,一听就让人忍俊不禁》,《现代苏州》微信公众号,2023年12月29日。
9. 叶祥苓:《苏州方言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0. 杨莉萍:《苏州古旧假画价亦高——另眼相看“苏州片”》,《艺术市场》,2008年第7期。
11. 温玉鹏:《从“苏州片”到〈宝绘录〉:另类视角的明清书画市场》,《收藏》,2019年第2期。
12. 嵇元:《“苏州过后无艇搭”背后的吴粤商缘》,《新华日报》,2018年1月19日。
13. 姜建国:《元明清时期苏州运河河道地理研究》,《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14. 陈峰:《清代漕运运输者的私货运销活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