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徐铁生:南通市姓氏调查报告(一)

  • 教育
  • 2024-12-17
  • 56
  • 更新:2024-12-17 10:49:14
南通姓氏据有关史料考证,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今天的如皋西部和海安西部一带就有人类生存。在其后近四千年时间里,这一带居民的构成情况无从详考,据推测,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可能是古吴越族。根据文献记载,3000年前这一带属邗国,吴王夫差灭邗,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间”(《国语·吴语》)。公元前506年,吴、楚交战,破郢城(今湖北江陵市东北),郧国遗民在吴国发动下进行复国斗争。不久,楚败吴,郧民随吴军东撤,后被安插于今海安县立发乡一带。公元前473年,越灭吴,都城北迁琅邪(今山东胶南市境),大举向北移民。汉初,东瓯王又举国徙江淮间。几次移民都有一部分人散落到海陵(当时称海阳)。由于居民基本上来自吴、越、楚地,姓氏比较少。到了汉代,才有较多的中原人士来这一带做官、经商和定居,姓氏才多了起来。历史文献没有给后人留下这一带当时姓氏状况的记载。三国时期,曹操“恐江滨郡县为(孙)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十余万,皆东渡江……”(《三国志·吴志·蒋济》),属于广陵郡的海陵居民亦随之内移,海陵几成隙地,居民人数骤减。公元241年,东吴大司马、如皋人吕岱(160-256)招抚乡民回归,重建海陵县,人口才重新有了增长。晋时续有一些居民从今山东等地迁来海陵,并在这一带建立侨县或侨乡。西晋末,永嘉丧乱,北方地区人口避乱大举南迁。《晋书·王导传》说:“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可见移民之多。按文献记载,其时海陵一带人口猛增几十倍,姓氏也多了起来。六朝时,南北对峙,战乱频繁,移民减少,姓氏结构基本上没有发生重大变化。隋唐早期,扬、泰富庶,天下闻名,这一带又出现了大批经扬、泰转徙定居的外地移民。唐中叶以后,北方藩镇割据,唐末黄巢起兵,北方山西、山东、河北一带士民南迁。宋、金、元之间,兵连祸结,这一带时有南人北人徙居。每一次移民,都有一部分新的姓氏增加。同时也有一部分在如皋做官的或他们的子孙定居如皋。例如,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原籍安定(今甘肃定西),其祖父在如皋做官,后即卜居如皋。又如宋理宗时扬子令刘基,死后子孙亦定居如皋。宋时迁来如皋的还有苏州的范姓、镇江的宗姓、徽州的查姓和江南某地的高姓等。文献记载的如皋姓氏还有赵、王、石、史、丁、严、钱、李、陈等;元代则增加了薛、管等姓。到了明、清两代,社会相对稳定,手工业兴起,经济贸易繁荣,外地人迁居如皋的更多,姓氏亦随之增加。明初,元两淮盐运使冒致中定居如皋,如皋始有冒姓,后渐成望族。明洪武中如皋训导刘钜,卒葬如皋,其后裔世居如皋。永乐中如皋知县史搢,北直三河(今河北省三河市)人,卒葬如皋,子孙世居如皋。明初迁入如皋的还有苏州的周姓、章姓、何姓、黄姓、丁姓,以及泰州的夏姓等。明代迁来如皋的还有浙江钱塘的沙姓、兰溪的诸葛氏,南直镇江的朱姓、赵姓和句容的邓姓,以及福建莆田的黄姓等。根据明代地方志记载,明代如皋有鲍、蔡、曹、陈、程、丛、邓、丁、端木、范、方、冯、高、郜、葛、耿、管、郭、何、洪、侯、胡、华、黄、吉、纪、贾、江、蒋、焦、金、鞠、李、林、刘、娄、卢、马、冒、缪、倪、欧阳、钱、秦、丘、仇、桑、沙、邵、佘、沈、石、史、宋、苏、孙、陶、汪、王、吴、夏、项、萧、谢、徐、许、薛、严、杨、姚、殷、於、余、迮、查、张、章、赵、郑、周、朱、诸葛、庄、宗等姓,清代又增加了安、白、包、保、贲、毕、卜、岑、常、储、褚、崔、达、戴、狄、董、窦、杜、段、樊、房、费、符、傅、戈、耿、龚、顾、韩、杭、郝、花、环、计、季、姜、金、景、鞠、瞿、开、阚、康、孔、练、梁、凌、路、吕、罗、毛、梅、明、闵、潘、裴、彭、濮、浦、乔、饶、任、阮、单、申、莘、盛、施、时、司、汤、童、万、危、卫、魏、温、闻、翁、巫、奚、项、熊、胥、阎、叶、尹、印、盈、尤、于、俞、虞、郁、喻、袁、翟、镇、征、仲、祝、邹、左等姓。辛亥革命后,特别是1949年以后,因经商、工作和婚嫁等原因迁来如皋的人更多。在新增的姓氏中,有来自泰兴的才、呈、承、冲、带、敦、防、杲、皋、贡、浩、荷、还、环、开、阔、良、闾、洛、梦、庙、番(Pān)、闰、森、神、生、仕、侍、树、硕、司、眭、泰、堂、桃、团、巍、溪、姓、雄、秀、婿、宜、移、益、营、永、掌、征、正、芷、忠、佐等姓,来自泰县(今姜堰)的滁、催、岱、藩、锦、沐、圣、税、帖、望、懈、秀、乙、载、渣等姓,来自兴化的睦姓,以及来自河南桐柏的仵姓、贵州贵定的庭姓等。同时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同胞入籍如皋,例如布依族的班姓,纳西族的和姓,满族的那(N ā)姓,壮族和苗族的覃(Qín)姓,土家族的覃(Xín)姓,布依族、侗族的蒙姓等。根据2004年的调查统计,如皋姓氏的总数已达到545个。同时,姓氏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增加了许多比较稀见的小姓,并出现了“濮冯”、“隋张”这样的以父母双方的姓氏组合的姓氏,即所谓联璧姓。海安建县较晚。1943年始析如皋、泰县(今姜堰)、东台三县部分地建紫石县,1948年改海安县。其姓氏与如皋、姜堰、东台的一些姓氏来源大体相同。海安县现有姓氏525个,有433个姓与如皋的姓氏相同,占姓氏总数的82.48%,其中有许多使用人口相对较少的所谓小姓,如:保、卑、补、超、呈、冲、崇、传、岱、荡、藩、勾、昊、衡、红、槐、还、环、蹇、将、锦、琚、开、吏、闾、洛、卯、冒、盟、密、庙、沐、番(Pān)、仆(Pú)、濮、朴(P?)、羌、谯、闰、僧、神、生、圣、侍、殳、树、斯、随、泰、堂、同、团、望、巍、溪、喜、懈、秀、婿、岩、移、裔、营、永、玉、迮、掌、征、芷、紫、佐、令(Líng)狐,等等。海安也有许多与姜堰和东台相同的姓氏。例如,海安与姜堰相同的小姓有拜、冲、岱、藩、锦、君、开、陵、闾、洛、茆、庙、沐、仆、沭、眭、帖、宛、望、为、溪、校、秀、尧、移、裔、盈、恽、征、奏、佐等;海安与东台相同的小姓有呈、冲、淦、集、将、杰、津、锦、角、开、洛、茆、庙、尼、澎、生、圣、树、眭、巍、校、旬、尧、裔、营、迮、征、佐等。由于海安与泰兴毗邻,与兴化相近,因此,海安有许多人来自泰兴和兴化。根据对泰兴和兴化两地姓氏的考察,估计海安的才、充、钿、懂、贵、尼、番(Pān)、森、十、戍、司、徒、校、营、自等姓可能来自泰兴;而宠、懂、矛、乾等姓可能来自兴化。海安有一部分海门人的后裔。其先人20世纪初移民到当时东台县的角斜镇、沿口镇和旧场镇一带。后来这一带划归海安县管辖,这些人便成了海安人。他们的姓氏结构比较简单,其姓氏基本上是一些常见的大姓,因此对整个海安县的姓氏结构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1949年以后,因工作分配、调动或婚嫁等原因,一些外地人迁来海安,增加了来自安徽萧县的纵姓、怀远的帖姓、湖北建始的彪姓、山东胶南的逢姓,吉林长春的太姓等等。近年来,有许多少数民族定居海安,因此海安姓氏中增加了许多少数民族姓氏,如满族的岂姓、达斡尔族的多姓、彝族和纳西族的和姓、彝族的松姓、布依族的覃(Qín)姓,以及壮族的蒙姓、农姓等。此外,还产生了一个联壁姓濮符。还有一个日本姓岩田,系中国女子与日本人所生小孩随母入籍中国,而使用的日本父亲姓氏。⒁如东县地古为扶海洲,大约在南北朝后期即与如皋古陆涨接,如皋居民也随之迁入,生存下来。由于长期属如皋县地,如皋、如东两地居民的姓氏结构基本相同。如东县现有姓氏470个,其中有398个与如皋相同,约占姓氏总数的84.91%。1901年,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1853-1926)建通海垦牧公司,大批海门人和崇明北沙人来到如东县东南参加沿海滩涂的围垦并在那里定居。但是,海门和崇明人的姓氏大多为一般常见的大姓,所以对如东的姓氏结构没有产生较大影响。如东的钮姓、澎姓、隽(Juàn)姓可能是海门和崇明移民的姓氏。20世纪50年代潮桥有三个弃儿为政府收养,分别以国、公、潮为姓,如东自此又增加了3个新的姓氏(根据最新调查,如东已无“公”姓)。如东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姓氏,例如回族的锁姓、苗族的补姓、毛南族的蒙姓、壮族和苗族的覃(Qín)姓。如东也有人使用联璧姓,如冷林。除此以外,如东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小姓,如邦、耽、芳、防、风、沣、广、寒、鸿、己(J?)、列、朋、颀、如、绍、维、委、伟、五、乡、旋、依、奕、淤、月、增、忠、珠等。大约从公元5世纪中、后期起,长江口黄海上开始出现一片较大的沙洲,称之为胡逗洲(壶豆洲)。隋时,胡逗洲属海陵(治今泰州市)。唐初,胡逗洲属扬州广陵郡。胡逗洲,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设置盐官,属扬州广陵郡,隶淮南道。不久,由于军事的需要,狼山成为浙江西道常州节度使管辖下的一个军事据点,胡逗洲也就成为浙江西道常州的辖地了。公元10世纪初,胡逗洲与其东的南布洲连成一片。根据文献记载,南朝梁承圣元年(552年)时,洲上即有流人以煮盐为业。《太平寰宇记》亦有胡逗洲“上多流人,以煮盐为业”的记载。所谓流人,大抵指流放人犯和一些无业游民。初期的流人可能多来自扬州属地,后属常州管辖,流人则大概多来自江南常州,即今常州、宜兴、无锡、江阴一带了。这些流人成了岛上最早的居民、有的永久留了下来。北宋末年,因避金兵侵略,北方老百姓大批随宋室南迁,在通州定居的有京兆杜氏、宜阳韩氏、龙兴季氏、韩城韩氏、渭南李氏、昆阳叶氏、长林林氏、东海徐氏等等。元末,蒙古人元善率军与朱元璋军战,后兵败投降,遣之通州屯垦,元善与军师伯颜忽晃及二将分别以保、达、浦、沙为姓,子孙世居通州。元末明初迁来通州定居的还有苏、常两府的丘、陈、宋、蒋、曹、季、金、吴、张、陈、施等姓,杭嘉湖地区的赵、姜、彭、萧、杭、夏、俞等姓,南京的周、刘、胡、戴、秦、马等姓江西抚州的范姓。同一时期迁来的还有徐、丁、钱、沈、单、管等姓。根据民间家谱记载,明、清时期迁来通州的还有南京的许、芮等姓,句容的汤、自等姓,六合的王姓,镇江的茅、庄、巫等姓,丹徒的徐、卜等姓,常州的季、翁等姓,常熟的蒋姓,歙县的洪、王等姓,宣城的程、赵等姓,休宁的胡、金等姓,滁县的孙姓,杭州的陆、俞等姓,余姚的章姓,宁海的萧、钱等姓,宁波的叶、沈等姓,泰兴的蔡、周、戚、汪、伍等姓,高邮、宝应的丁、唐等姓,扬中的马姓等。除此之外,清代迁来的还有黄、白、费、奚、安、居、步、冉、房、杭、项、戎等姓。根据文献记载,宋代通州的主要姓氏有曹、陈、崔、杜、高、顾、韩、何、胡、黄、季、姜、李、林、刘、陆、潘、钱、瞿、任、沈、施、随、王、吴、邢、徐、杨、姚、叶、易、尹、印、俞、袁、张、赵、周、朱等,元、明时增加了白、包、保、鲍、蔡、常、成、程、褚、达、戴、丁、董、窦、段、范、方、费、高、戈、葛、龚、管、杭、江、姜、蒋、金、凌、柳、卢、吕、罗、马、茅、孟、明、倪、彭、浦、秦、丘、阮、沙、单、邵、盛、史、宋、苏、随、孙、汤、陶、魏、温、闻、巫、奚、席、夏、萧、谢、熊、许、殷、尤、郁、昝、臧、章、庄、邹等姓,清代又增加了安、卑、卞、步、储、邓、樊、房、冯、耿、缑、郭、侯、花、居、阚、康、孔、匡、羌、廉、梁、吕、麻、毛、冒、缪、闵、钮、祁、冉、戎、申、石、时、司、唐、滕、田、童、汪、卫、翁、巫、武、习、项、解、熊、胥、宣、薛、严、应、游、於、于、余、喻、曾、翟、镇、支、锺、仲、左等姓。辛亥革命后,通州改称南通县,来此定居的人渐多,姓氏逐渐多了起来。南通有一个朴姓的家族,其姓读作“卜”,原籍辽宁开原。这个家族的“族长”解放前在南通求学,毕业后留南通工作,因而南通有了这个读音特殊的姓氏。解放后,原南通县的通东地区划归启东、海门两县管辖,南通市、县分开(?年,南通县改通州市),南通地区(专区)各县(包括时属南通专区管辖的崇明)革命老区干部大批进入市区,以后又续有许多外地人从全国各地来南通工作,姓氏大量增加。例如来自如皋、海安的杲、浩、环、蹇、开、抗、吏、练、闾、韶、神、生、团、望、溪、移、乙、益、掌、征、正等姓,来自海门、启东的君、政等姓,来自南京的学姓、同姓(同姓有的来自泰兴),来自宜兴的莎姓,来自无锡、常州的是姓,来自金湖的欣姓,来自丰县的揭姓,来自徐州的纵姓,来自铜山的睢姓,来自睢宁的嬴姓,来自盐城的乘姓,来自扬州的雎姓,来自淮安和扬州的佴(Nài)姓,来自淮安、宿迁、睢宁和安徽灵璧的仝姓,来自镇江和上海的司徒氏,来自山东日照的法姓、烟台的焉姓,来自河南清丰的侣姓、灵宝的建姓、商丘的尉迟氏,来自河南郑州和安徽泗县的苌姓,来自河北南宫的攸姓,来自北京的太姓,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律姓,来自辽宁辽源的太史氏,来自陕西勉县的 亠思 (Xì)姓等。一些少数民族因工作或婚嫁入籍南通,南通增加了许多少数民族姓氏,例如回族的哈、闪、冶姓,满族的那、佟、隗、言、岂、银、满姓,朝鲜族的朴(Piáo)姓和联璧姓高尹,壮族的闭姓和覃(Qín)姓,彝族的茶姓和司姓,以及瑤族的奉姓、侗族的补姓、纳西族的和姓等。近年来,一些涉外婚姻生的孩子随母入籍南通而使用父姓,因而出现了奧斯卡、有马、木卆(Zú)岛等外国姓氏;一些父母将夫妇二人之姓组合作为自己子女的姓,出现了包孙、曹卞、曹田、曹汪、曹文、曹杨、陈邓、陈冯、陈陆、陈任、陈孙、陈严、陈颜、陈殷、陈尹、陈张、陈赵、成耿、成陆、成周、崔文、丁何、丁秦、符徐、耿辛、顾任、管张、郭蒋、黄陈、黄秦、黄陶、黄武 、黄张、黄周、黄祝、季崔、姜李、羌(Kuāng)王、凌徐、陆马、马陈、茅王、冒蒋、倪周、潘顾、钱陆、钱陶、乔顾、秦顾、秦柯、秦李、秦於(Yū)、单(Shàn)唐、邵康、邵钱、邵许、沈龚、沈蒋、沈林、沈王、施孙、施吴、苏樊、苏沈、孙董、孙郭、孙黄、孙蒋、孙彭、孙陶、唐朱、陶施、田黄、汪陈、王陈、吴郭、吴张、徐陆、徐茅、许缪、许沈、姚陈、姚丁、姚李、姚韦、叶陆、叶冒、易杨、殷田、张卞、张楚、张袁、周胡、朱葛(Gě)、朱姚、朱邹等联璧姓。还有一对姓王和黄的夫妇,将二人之姓合成一个字给女儿取了一个姓氏“璜”(因在外地工作,现在南通已没有此姓)。有一位本姓陆的老同志因敬慕洛甫(即张闻天)和邹韬奋而改名洛奋,子女也姓了洛。还有兄妹二人,不愿采用父母的姓,将自己原来的姓去掉,自己小名的第一个字“晓”就成了他们的姓。哥哥长大后有了孩子,也姓了晓。根据最新的调查,南通市区共有姓氏706个。有4个在校非南通籍学生的姓氏不包括在内。通州市情况较为复杂。唐中叶直至五代十国时期,烽烟四起,胡逗洲地僻海角,战乱较少波及,有张、王、姜、姚、李等姓移民相继栖居。公元10世纪初,胡逗洲与南布洲连成一片。公元958年,南通建州,第二批移民接踵而来,有袁、姜、唐、瞿、王、季、潘、秦、严、顾、蒋、周、朱等姓。他们按族姓聚居,煮盐为生,留下了袁灶港、姜灶港、唐灶港、瞿灶港、王灶港、季灶港、潘灶港、秦灶、严灶、顾灶、蒋灶等以最初开发者姓氏命名的地名。其中张、王、姜等姓原居黄河流域一带,唐代中期避安史之乱迁来;同一时期迁来的还有李、曹、崔等姓。五代十国时期,刘、陈、赵、杨、邢、吴姓等江南大户,因战乱举家迁来定居。北宋时通州几无战事,社会安宁,有钱、易、杜、林、叶、赵、吴、何等移民相继迁入。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崇明有一万三千人移民通州。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八月,海门县由于连年海潮侵袭、土地坍塌,县治地西迁至今通州市金沙镇进鲜港村附近,借通州部分地与海门坍剩的地,重新建县。以后又连年受灾,至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海门县大半坍入江中,县治地再迁今兴仁以东一带,最终不得不裁县归并通州。随县治地西迁和被迫逃亡的海门人一部分与金沙附近的通州人方言融合,形成今天以通州市金沙镇为分布中心的金沙方言,成为今天这一带的先民;一部分随迁兴仁的海门人最终安置三圩头一带,子孙世居那里。18世纪初,长江北岸开始涨积。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前后起,开始有崇明人迁来江北。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 划通州、崇明部分沙屿及通州、崇明间新涨沙设海门直隶厅,亥革命后改海门县。崇明移民大批西迁通州南部沿江一带,形成了广阔的移民区。古海门裁县后成为通州的一个乡,称为海门乡,后又改称静海乡,通常称通东地区。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张謇(1853-1926)先生建通海垦牧公司,大批海门人和崇明北沙人移民通州东北三余地区参加沿海滩涂的围垦并在那里定居。1949年,南通县全境解放,南通市、县分开,白蒲地区划归如皋,通东地区划归启东、海门两县管辖。1993年,改南通县为通州市:2002年4月,通州市属观音山镇、小海镇、竹行镇、良种场、种畜场和省属东方红农场、南通农场划入南通市区。由于今天的通州市与南通市区本属一县,所以有许多姓氏相同。通州市现有549个姓氏,与南通市区相同的姓氏有442个,约占通州市姓氏总数的80.5%。其中包括许多小姓,例如:卑、才、乘、崇、宠、刀、冬、藩、芳、甫、庚、浩、衡、红、宏、怀、环、皇、揭、敬、靖、琚、君、开、亢、蒯、羌(Kuāng)、理、令狐、律、玛、密、庙、木、沐、偶、蓬、朴、亓、奇、乾、潜、谯、卿、庆、汝、僧、韶、社、税、泰、覃(Tán)、檀、桃、同、徒、巍、喜 、秀、岩、野、伊、衣、宜、庾、宇、政、芷、壮、佐,等;也有许多南通市区没有的姓氏,例如爱、敖、把、百、汴、表、博、沧、超、朝、呈、城、冲、催、存、淡、荡、道、斗、奉、俸、复、敢、刚、阁、格、恭、雇、冠、贵、昊、荷、黑、湖、会、稽、戢、将、戒、杰、菊、氵羌 (Kuāng)、韩(L?ng)、良、矛、茂、美、番(Pān)、盘、逢(Páng)、澎(Péng)、其、启、闰、善、上、召(Shào)、胜、莳(Shì)、殳、双、顺、硕、随、潭、翟(Wān)、威、维、委、五、锡、响、孝、懈、杏、轩、旋、寻、言、尧、冶、银、营、庸、右、予、玉、越、哉、仉、兆、植、郅、忠、渚、资等。其中世姓来自河北大名,垄姓来自四川巫山,寻姓来自安徽嘉山,郅姓来自河南民权,哉姓来自江苏泰兴,懈姓来自如皋;盘姓为瑤族姓氏,来自广西;氵羌 (Kuāng)、韩(L?ng)、翟(Wān)是通州特有的姓氏。海门市和启东市有两种方言,即通东方言和海启方言。通东方言通行于海门市和启东市北部通东地区,说通东方言的通称通东人,他们是古海门人的后裔;海启方言通行于海门市和启东市南部,说海启方言的通称沙地人,一般称启海人,他们是崇明移民的后裔。大约从公元4世纪起,在长江口黃海上相继出现了若干较大的沙洲。其中一个叫布洲,约当今启东市北部吕四港迤南一带;另一个叫东洲,在布洲以南,原地已坍没,约当今海门市东南部和启东市西南部。到了公元9世纪后期,布洲与东洲涨接,始称东布洲。与胡逗洲一样,初期居民多为流人,以煮盐为业。唐初属扬州海陵县,隶淮南道,因此流人多来自扬州属地。公元8世纪30-40年代,与胡逗洲等附近岛屿一齐成为浙江西道常州的辖地。自此,流人便多来自江南常州,即今常州、宜兴、江阴一带。唐末军阀姚存制(一作姚存)据胡逗、东布二洲,为东洲镇遏使。五代初,姚氏附吴,姚存制之子姚廷为东洲静海军使。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周师克淮南,取南唐长江以北地。五年(958年),升静海都镇为静海军,属扬州,旋改置为通州,析其地为静海、海门二县,隶海陵郡。直至宋庆历间(公元1041-1048年),海门岛始与通州东南境涨接,移民增加,称“壮县”,移民一方面来自崇明,有姚、刘、朱、陈、顾等姓垦民;另一方面来自通州、苏州以及北方中州等地,多为官宦士子、流民戍兵。公元14-15世纪间,由于地球气候一度转暖,海面上升,长江主泓曾一度北移,引起了北岸的大坍削。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左右,海门县开始坍削。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八月十三日海啸,吕四地区三万余盐丁淹死,盐灶被迫停火,国库收入减少,当年明廷下旨从江南抽丁移民,以补盐丁之不足,先后有杜、顾、卢、季、周、毛7姓迁来吕四。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七月,海潮泛滥,县治地被迫迁通州馀中场(今海门市四甲镇余中村)。以后连年海潮侵袭、土地坍塌 。到了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八月,县治地不得不西迁至今通州市金沙镇进鲜港村附近,借通州部分地与海门坍剩的地,重新建县。以后又连年受灾,至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海门县大半坍入江中,不得不裁县归并通州,成为通州的一个乡,称为海门乡,后又改称静海乡。古海门县废置并入通州后,一直为通州和后来的南通县辖地,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权始析其地分归启东、海门、南通三县管辖 。根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海门县有蔡、陈、成、崔、丁、董、窦、杜、段、范、冯、高、顾、何、胡、黄、季、江、姜、蒋、金、李、梁、林、刘、卢、陆、毛、茅、孟、潘、彭、钱、秦、瞿、任、沈、盛、施、史、陶、王、宋、孙、吴、奚、夏、谢、徐、许、杨、姚、叶、易、尹、印、郁、袁、张、赵、周、朱等姓。18世纪初,长江北岸开始涨积。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前后起,开始有崇明人迁来江北。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 割通州19个沙、崇明11个沙及通州、崇明间新涨的10个沙设海置门直隶厅,辛亥革命后改海门县。根据文献记载,清代海门厅有艾、白、包、卑、毕、卞、蔡、曹、陈、程、崔、戴、丁、董、窦、杜、范、方、费、冯、甘、高、龚、顾、管、郭、何、胡、黄、吉、季、江、姜、蒋、金、靳、李、梁、林、凌、刘、卢、鲁、陆、马、毛、茅、梅、孟、倪、钮、潘、庞、彭、浦、钱、秦、邱、仇、瞿、沙、邵、申、沈、盛、施、石、史、宋、苏、孙、汤、唐、陶、滕、田、屠、万、王、卫、魏、闻、翁、吴、奚、夏、相、项、萧、谢、邢、徐、许、薛、严、阎、杨、姚、叶、易、殷、尹、印、俞、虞、郁、袁、曾、张、赵、锺、周、朱、祝、庄、邹、祖等姓。1920年,崇明县在外沙惠龙镇(今汇龙镇)设行政公署,1928年以其地和部分海门地设置了启东县。解放后,原南通县东部吕四等地区和海门县东部一部分乡镇划属启东县管辖。由于海门、启东沙地人大多来自崇明,其北部通东人又大多为古海门人后裔,因此,其姓氏结构大体相同。海门现有姓氏491个,启东有424个。两地的姓氏有376个相同,约占海门姓氏总数的76.6%,启东姓氏总数的88.7%。其中有许多为较罕见的小姓,如:傲、百、采、朝、传、催、丹、淡、刀、东、冬、放、甫、冠、将、隽、练、美、庙、木、澎、濮、朴(P?)、普、其、阙、召(Shào)、莳、殳、双、斯、泰、宛、巍、伟、溪、晓、孝、忻、修、秀、旋、伊、宜、裔、征、政、壮、佐。两地不同的姓氏,包括海门的承、崇、旦、但、刀、栋、藩、洑、官、恒、衡、厚、呼、湖、桓、宦、会、记、际、继、蹇、截、介、戒、君、克、葵、良、逯、矛、妙、沐、能(Nài)、亓、千、潜、谯、秦、卿、渠、权、仁、绒、僧、生、侍、眭、潭、堂、仝、徒、团、拓、五、喜、响、杏、雄、、尧、业、衣、夷、奕、益、银、盈、勇、优、王季,启东的熬、滨、操、超、呈、承、耽、懂、伏、辅、杲、皋、革、各、贯、光、寒、昊、荷、红、宏、怀、环、皇、揭、律、曼、卯、那(Nà)、番(Pān)朋、璞、濮、朴(P?)、起、乾、巧、庆、赛、善、韶、诗、税、佀、台、维、问、学、幺、英、攸、庾、玉、蔚(Yù)、院、员(Yùn)、恽、载、泽、渣、掌、兆、忠、訾、纵、令(Líng)狐、南包等较为少见的小姓。其中纵姓来自江苏铜山,佀姓来自黑龙江的尚志,起姓来自云南的昆明。南包、王季则是由两个姓氏组成的联璧姓。两地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姓氏。例如海门有朝鲜族的朴(Piáo)姓,满族的佟姓,彝族的茶姓,傣族的板姓、思姓、线姓、刀姓,壮族、苗族的覃(Qín)姓;启东有朝鲜族的朴(Piáo)姓,布依族的班姓,壮族、瑶族的覃(Qín)姓。启东还有一个日本姓“真”。2004年12月根据南通市公安局提供的户籍资料发现了一些奇特的人名,如:晓刘锋、晓张惠子、小王歌子、大曹和英、大任呈书、文孤海儿、杨姝彦楠、朱峰任涛、朱玉婉云、朱姝莉娜、陈美秀芝、陈霖茂楠、陈千欣怡、陈圣沂岳、陈彦俊希、陈彦沅其、陈阳岳彤、陈宜永兴、陈雨霏霏、陈羿文杰、程由小斐、丁力成玉、胡茸子誉、金泠希汶、黄钬卓卓、凌波仙子、陆永铮欣、裴育一玲、王珮琪凡、王伶云馨、王娅宏姿、王智赵群、王为香鹏、封鸣朝阳、茅镇一凡、冒若茜子、毛西西拉、吴同可亦、陆子灵龙、陆镠一凡、秦可业凡、任禾羽伶、任河天婷、石寅超然、施野金男、司云辰子、孙敏季捷、宋月伶璐、殷特纳尔、千金加黛、姚亦昱其、徐擎天柱、蔡漍羽辰、黄佳刘媛、黄俊佳羽、黄梦沁云、黄圣永卿等等。这些人名前的两个字很难说是一个复姓。其中朱峰任涛、陈阳岳彤、王智赵群、施野金男、孙敏季捷、黄佳刘媛等显然由两个姓氏的单名组成;晓刘锋、晓张惠子、小王歌子、大曹和英、大任呈书等姓则在原来的姓氏前加上“大”、“小(晓)”;其余则是取了三字名。这种取名方式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对解决我国人口的同名现象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姓氏随意简化乱写的现象,我们在调查时没有将这些错姓统计在内。现将我们在户籍资料中发现的部分俗写或讹写姓氏列如下,以供参考:蔡:俗作“菜” (通州、如皋、海安);戴:俗作“代”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窦:俗作“豆” (市区、启东、通州、如皋);费:俗作“弗”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傅:俗作“付”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管:讹作“菅” (市区);扈:俗作“户” (市区、通州、如东);蓝:讹作“兰”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卢:俗作“芦”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陆:俗作“六” (市区、通州);缪:讹作“谬” (市区、启东、通州、如皋、海安);钮:讹作“纽” (海门、启东、如东);潘:俗作“泮”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饶:讹作“绕” (如东);滕:讹作“腾”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 或“藤” (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魏:俗作“位” (市区、如皋)或“未” (通州、如皋、海安);席:俗作“夕” (市区、通州);萧:俗作“肖”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邢:讹作“刑”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或“形” (启东、通州);杨:讹作“扬”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雍:俗作“佣” (市区)或“拥”(市区、如皋、海安);喻:俗作“吁” (市区、海门、通州、如东、海安);昝:讹作“咎”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东);臧:讹作“藏” (市区、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詹:俗作“占”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南通姓氏据有关史料考证,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今天的如皋西部和海安西部一带就有人类生存。在其后近四千年时间里,这一带居民的构成情况无从详考,据推测,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可能是古吴越族。根据文献记载,3000年前这一带属邗国,吴王夫差灭邗,北霸中原,“封其民江淮间”(《国语·吴语》)。公元前506年,吴、楚交战,破郢城(今湖北江陵市东北),郧国遗民在吴国发动下进行复国斗争。不久,楚败吴,郧民随吴军东撤,后被安插于今海安县立发乡一带。公元前473年,越灭吴,都城北迁琅邪(今山东胶南市境),大举向北移民。汉初,东瓯王又举国徙江淮间。几次移民都有一部分人散落到海陵(当时称海阳)。由于居民基本上来自吴、越、楚地,姓氏比较少。到了汉代,才有较多的中原人士来这一带做官、经商和定居,姓氏才多了起来。历史文献没有给后人留下这一带当时姓氏状况的记载。三国时期,曹操“恐江滨郡县为(孙)权所略,征令内移,民转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十余万,皆东渡江……”(《三国志·吴志·蒋济》),属于广陵郡的海陵居民亦随之内移,海陵几成隙地,居民人数骤减。公元241年,东吴大司马、如皋人吕岱(160-256)招抚乡民回归,重建海陵县,人口才重新有了增长。晋时续有一些居民从今山东等地迁来海陵,并在这一带建立侨县或侨乡。西晋末,永嘉丧乱,北方地区人口避乱大举南迁。《晋书·王导传》说:“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可见移民之多。按文献记载,其时海陵一带人口猛增几十倍,姓氏也多了起来。六朝时,南北对峙,战乱频繁,移民减少,姓氏结构基本上没有发生重大变化。隋唐早期,扬、泰富庶,天下闻名,这一带又出现了大批经扬、泰转徙定居的外地移民。唐中叶以后,北方藩镇割据,唐末黄巢起兵,北方山西、山东、河北一带士民南迁。宋、金、元之间,兵连祸结,这一带时有南人北人徙居。每一次移民,都有一部分新的姓氏增加。同时也有一部分在如皋做官的或他们的子孙定居如皋。例如,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原籍安定(今甘肃定西),其祖父在如皋做官,后即卜居如皋。又如宋理宗时扬子令刘基,死后子孙亦定居如皋。宋时迁来如皋的还有苏州的范姓、镇江的宗姓、徽州的查姓和江南某地的高姓等。文献记载的如皋姓氏还有赵、王、石、史、丁、严、钱、李、陈等;元代则增加了薛、管等姓。到了明、清两代,社会相对稳定,手工业兴起,经济贸易繁荣,外地人迁居如皋的更多,姓氏亦随之增加。明初,元两淮盐运使冒致中定居如皋,如皋始有冒姓,后渐成望族。明洪武中如皋训导刘钜,卒葬如皋,其后裔世居如皋。永乐中如皋知县史搢,北直三河(今河北省三河市)人,卒葬如皋,子孙世居如皋。明初迁入如皋的还有苏州的周姓、章姓、何姓、黄姓、丁姓,以及泰州的夏姓等。明代迁来如皋的还有浙江钱塘的沙姓、兰溪的诸葛氏,南直镇江的朱姓、赵姓和句容的邓姓,以及福建莆田的黄姓等。根据明代地方志记载,明代如皋有鲍、蔡、曹、陈、程、丛、邓、丁、端木、范、方、冯、高、郜、葛、耿、管、郭、何、洪、侯、胡、华、黄、吉、纪、贾、江、蒋、焦、金、鞠、李、林、刘、娄、卢、马、冒、缪、倪、欧阳、钱、秦、丘、仇、桑、沙、邵、佘、沈、石、史、宋、苏、孙、陶、汪、王、吴、夏、项、萧、谢、徐、许、薛、严、杨、姚、殷、於、余、迮、查、张、章、赵、郑、周、朱、诸葛、庄、宗等姓,清代又增加了安、白、包、保、贲、毕、卜、岑、常、储、褚、崔、达、戴、狄、董、窦、杜、段、樊、房、费、符、傅、戈、耿、龚、顾、韩、杭、郝、花、环、计、季、姜、金、景、鞠、瞿、开、阚、康、孔、练、梁、凌、路、吕、罗、毛、梅、明、闵、潘、裴、彭、濮、浦、乔、饶、任、阮、单、申、莘、盛、施、时、司、汤、童、万、危、卫、魏、温、闻、翁、巫、奚、项、熊、胥、阎、叶、尹、印、盈、尤、于、俞、虞、郁、喻、袁、翟、镇、征、仲、祝、邹、左等姓。辛亥革命后,特别是1949年以后,因经商、工作和婚嫁等原因迁来如皋的人更多。在新增的姓氏中,有来自泰兴的才、呈、承、冲、带、敦、防、杲、皋、贡、浩、荷、还、环、开、阔、良、闾、洛、梦、庙、番(Pān)、闰、森、神、生、仕、侍、树、硕、司、眭、泰、堂、桃、团、巍、溪、姓、雄、秀、婿、宜、移、益、营、永、掌、征、正、芷、忠、佐等姓,来自泰县(今姜堰)的滁、催、岱、藩、锦、沐、圣、税、帖、望、懈、秀、乙、载、渣等姓,来自兴化的睦姓,以及来自河南桐柏的仵姓、贵州贵定的庭姓等。同时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同胞入籍如皋,例如布依族的班姓,纳西族的和姓,满族的那(N ā)姓,壮族和苗族的覃(Qín)姓,土家族的覃(Xín)姓,布依族、侗族的蒙姓等。根据2004年的调查统计,如皋姓氏的总数已达到545个。同时,姓氏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增加了许多比较稀见的小姓,并出现了“濮冯”、“隋张”这样的以父母双方的姓氏组合的姓氏,即所谓联璧姓。海安建县较晚。1943年始析如皋、泰县(今姜堰)、东台三县部分地建紫石县,1948年改海安县。其姓氏与如皋、姜堰、东台的一些姓氏来源大体相同。海安县现有姓氏525个,有433个姓与如皋的姓氏相同,占姓氏总数的82.48%,其中有许多使用人口相对较少的所谓小姓,如:保、卑、补、超、呈、冲、崇、传、岱、荡、藩、勾、昊、衡、红、槐、还、环、蹇、将、锦、琚、开、吏、闾、洛、卯、冒、盟、密、庙、沐、番(Pān)、仆(Pú)、濮、朴(P?)、羌、谯、闰、僧、神、生、圣、侍、殳、树、斯、随、泰、堂、同、团、望、巍、溪、喜、懈、秀、婿、岩、移、裔、营、永、玉、迮、掌、征、芷、紫、佐、令(Líng)狐,等等。海安也有许多与姜堰和东台相同的姓氏。例如,海安与姜堰相同的小姓有拜、冲、岱、藩、锦、君、开、陵、闾、洛、茆、庙、沐、仆、沭、眭、帖、宛、望、为、溪、校、秀、尧、移、裔、盈、恽、征、奏、佐等;海安与东台相同的小姓有呈、冲、淦、集、将、杰、津、锦、角、开、洛、茆、庙、尼、澎、生、圣、树、眭、巍、校、旬、尧、裔、营、迮、征、佐等。由于海安与泰兴毗邻,与兴化相近,因此,海安有许多人来自泰兴和兴化。根据对泰兴和兴化两地姓氏的考察,估计海安的才、充、钿、懂、贵、尼、番(Pān)、森、十、戍、司、徒、校、营、自等姓可能来自泰兴;而宠、懂、矛、乾等姓可能来自兴化。海安有一部分海门人的后裔。其先人20世纪初移民到当时东台县的角斜镇、沿口镇和旧场镇一带。后来这一带划归海安县管辖,这些人便成了海安人。他们的姓氏结构比较简单,其姓氏基本上是一些常见的大姓,因此对整个海安县的姓氏结构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1949年以后,因工作分配、调动或婚嫁等原因,一些外地人迁来海安,增加了来自安徽萧县的纵姓、怀远的帖姓、湖北建始的彪姓、山东胶南的逢姓,吉林长春的太姓等等。近年来,有许多少数民族定居海安,因此海安姓氏中增加了许多少数民族姓氏,如满族的岂姓、达斡尔族的多姓、彝族和纳西族的和姓、彝族的松姓、布依族的覃(Qín)姓,以及壮族的蒙姓、农姓等。此外,还产生了一个联壁姓濮符。还有一个日本姓岩田,系中国女子与日本人所生小孩随母入籍中国,而使用的日本父亲姓氏。⒁如东县地古为扶海洲,大约在南北朝后期即与如皋古陆涨接,如皋居民也随之迁入,生存下来。由于长期属如皋县地,如皋、如东两地居民的姓氏结构基本相同。如东县现有姓氏470个,其中有398个与如皋相同,约占姓氏总数的84.91%。1901年,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1853-1926)建通海垦牧公司,大批海门人和崇明北沙人来到如东县东南参加沿海滩涂的围垦并在那里定居。但是,海门和崇明人的姓氏大多为一般常见的大姓,所以对如东的姓氏结构没有产生较大影响。如东的钮姓、澎姓、隽(Juàn)姓可能是海门和崇明移民的姓氏。20世纪50年代潮桥有三个弃儿为政府收养,分别以国、公、潮为姓,如东自此又增加了3个新的姓氏(根据最新调查,如东已无“公”姓)。如东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姓氏,例如回族的锁姓、苗族的补姓、毛南族的蒙姓、壮族和苗族的覃(Qín)姓。如东也有人使用联璧姓,如冷林。除此以外,如东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小姓,如邦、耽、芳、防、风、沣、广、寒、鸿、己(J?)、列、朋、颀、如、绍、维、委、伟、五、乡、旋、依、奕、淤、月、增、忠、珠等。大约从公元5世纪中、后期起,长江口黄海上开始出现一片较大的沙洲,称之为胡逗洲(壶豆洲)。隋时,胡逗洲属海陵(治今泰州市)。唐初,胡逗洲属扬州广陵郡。胡逗洲,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设置盐官,属扬州广陵郡,隶淮南道。不久,由于军事的需要,狼山成为浙江西道常州节度使管辖下的一个军事据点,胡逗洲也就成为浙江西道常州的辖地了。公元10世纪初,胡逗洲与其东的南布洲连成一片。根据文献记载,南朝梁承圣元年(552年)时,洲上即有流人以煮盐为业。《太平寰宇记》亦有胡逗洲“上多流人,以煮盐为业”的记载。所谓流人,大抵指流放人犯和一些无业游民。初期的流人可能多来自扬州属地,后属常州管辖,流人则大概多来自江南常州,即今常州、宜兴、无锡、江阴一带了。这些流人成了岛上最早的居民、有的永久留了下来。北宋末年,因避金兵侵略,北方老百姓大批随宋室南迁,在通州定居的有京兆杜氏、宜阳韩氏、龙兴季氏、韩城韩氏、渭南李氏、昆阳叶氏、长林林氏、东海徐氏等等。元末,蒙古人元善率军与朱元璋军战,后兵败投降,遣之通州屯垦,元善与军师伯颜忽晃及二将分别以保、达、浦、沙为姓,子孙世居通州。元末明初迁来通州定居的还有苏、常两府的丘、陈、宋、蒋、曹、季、金、吴、张、陈、施等姓,杭嘉湖地区的赵、姜、彭、萧、杭、夏、俞等姓,南京的周、刘、胡、戴、秦、马等姓江西抚州的范姓。同一时期迁来的还有徐、丁、钱、沈、单、管等姓。根据民间家谱记载,明、清时期迁来通州的还有南京的许、芮等姓,句容的汤、自等姓,六合的王姓,镇江的茅、庄、巫等姓,丹徒的徐、卜等姓,常州的季、翁等姓,常熟的蒋姓,歙县的洪、王等姓,宣城的程、赵等姓,休宁的胡、金等姓,滁县的孙姓,杭州的陆、俞等姓,余姚的章姓,宁海的萧、钱等姓,宁波的叶、沈等姓,泰兴的蔡、周、戚、汪、伍等姓,高邮、宝应的丁、唐等姓,扬中的马姓等。除此之外,清代迁来的还有黄、白、费、奚、安、居、步、冉、房、杭、项、戎等姓。根据文献记载,宋代通州的主要姓氏有曹、陈、崔、杜、高、顾、韩、何、胡、黄、季、姜、李、林、刘、陆、潘、钱、瞿、任、沈、施、随、王、吴、邢、徐、杨、姚、叶、易、尹、印、俞、袁、张、赵、周、朱等,元、明时增加了白、包、保、鲍、蔡、常、成、程、褚、达、戴、丁、董、窦、段、范、方、费、高、戈、葛、龚、管、杭、江、姜、蒋、金、凌、柳、卢、吕、罗、马、茅、孟、明、倪、彭、浦、秦、丘、阮、沙、单、邵、盛、史、宋、苏、随、孙、汤、陶、魏、温、闻、巫、奚、席、夏、萧、谢、熊、许、殷、尤、郁、昝、臧、章、庄、邹等姓,清代又增加了安、卑、卞、步、储、邓、樊、房、冯、耿、缑、郭、侯、花、居、阚、康、孔、匡、羌、廉、梁、吕、麻、毛、冒、缪、闵、钮、祁、冉、戎、申、石、时、司、唐、滕、田、童、汪、卫、翁、巫、武、习、项、解、熊、胥、宣、薛、严、应、游、於、于、余、喻、曾、翟、镇、支、锺、仲、左等姓。辛亥革命后,通州改称南通县,来此定居的人渐多,姓氏逐渐多了起来。南通有一个朴姓的家族,其姓读作“卜”,原籍辽宁开原。这个家族的“族长”解放前在南通求学,毕业后留南通工作,因而南通有了这个读音特殊的姓氏。解放后,原南通县的通东地区划归启东、海门两县管辖,南通市、县分开(?年,南通县改通州市),南通地区(专区)各县(包括时属南通专区管辖的崇明)革命老区干部大批进入市区,以后又续有许多外地人从全国各地来南通工作,姓氏大量增加。例如来自如皋、海安的杲、浩、环、蹇、开、抗、吏、练、闾、韶、神、生、团、望、溪、移、乙、益、掌、征、正等姓,来自海门、启东的君、政等姓,来自南京的学姓、同姓(同姓有的来自泰兴),来自宜兴的莎姓,来自无锡、常州的是姓,来自金湖的欣姓,来自丰县的揭姓,来自徐州的纵姓,来自铜山的睢姓,来自睢宁的嬴姓,来自盐城的乘姓,来自扬州的雎姓,来自淮安和扬州的佴(Nài)姓,来自淮安、宿迁、睢宁和安徽灵璧的仝姓,来自镇江和上海的司徒氏,来自山东日照的法姓、烟台的焉姓,来自河南清丰的侣姓、灵宝的建姓、商丘的尉迟氏,来自河南郑州和安徽泗县的苌姓,来自河北南宫的攸姓,来自北京的太姓,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的律姓,来自辽宁辽源的太史氏,来自陕西勉县的 亠思 (Xì)姓等。一些少数民族因工作或婚嫁入籍南通,南通增加了许多少数民族姓氏,例如回族的哈、闪、冶姓,满族的那、佟、隗、言、岂、银、满姓,朝鲜族的朴(Piáo)姓和联璧姓高尹,壮族的闭姓和覃(Qín)姓,彝族的茶姓和司姓,以及瑤族的奉姓、侗族的补姓、纳西族的和姓等。近年来,一些涉外婚姻生的孩子随母入籍南通而使用父姓,因而出现了奧斯卡、有马、木卆(Zú)岛等外国姓氏;一些父母将夫妇二人之姓组合作为自己子女的姓,出现了包孙、曹卞、曹田、曹汪、曹文、曹杨、陈邓、陈冯、陈陆、陈任、陈孙、陈严、陈颜、陈殷、陈尹、陈张、陈赵、成耿、成陆、成周、崔文、丁何、丁秦、符徐、耿辛、顾任、管张、郭蒋、黄陈、黄秦、黄陶、黄武 、黄张、黄周、黄祝、季崔、姜李、羌(Kuāng)王、凌徐、陆马、马陈、茅王、冒蒋、倪周、潘顾、钱陆、钱陶、乔顾、秦顾、秦柯、秦李、秦於(Yū)、单(Shàn)唐、邵康、邵钱、邵许、沈龚、沈蒋、沈林、沈王、施孙、施吴、苏樊、苏沈、孙董、孙郭、孙黄、孙蒋、孙彭、孙陶、唐朱、陶施、田黄、汪陈、王陈、吴郭、吴张、徐陆、徐茅、许缪、许沈、姚陈、姚丁、姚李、姚韦、叶陆、叶冒、易杨、殷田、张卞、张楚、张袁、周胡、朱葛(Gě)、朱姚、朱邹等联璧姓。还有一对姓王和黄的夫妇,将二人之姓合成一个字给女儿取了一个姓氏“璜”(因在外地工作,现在南通已没有此姓)。有一位本姓陆的老同志因敬慕洛甫(即张闻天)和邹韬奋而改名洛奋,子女也姓了洛。还有兄妹二人,不愿采用父母的姓,将自己原来的姓去掉,自己小名的第一个字“晓”就成了他们的姓。哥哥长大后有了孩子,也姓了晓。根据最新的调查,南通市区共有姓氏706个。有4个在校非南通籍学生的姓氏不包括在内。通州市情况较为复杂。唐中叶直至五代十国时期,烽烟四起,胡逗洲地僻海角,战乱较少波及,有张、王、姜、姚、李等姓移民相继栖居。公元10世纪初,胡逗洲与南布洲连成一片。公元958年,南通建州,第二批移民接踵而来,有袁、姜、唐、瞿、王、季、潘、秦、严、顾、蒋、周、朱等姓。他们按族姓聚居,煮盐为生,留下了袁灶港、姜灶港、唐灶港、瞿灶港、王灶港、季灶港、潘灶港、秦灶、严灶、顾灶、蒋灶等以最初开发者姓氏命名的地名。其中张、王、姜等姓原居黄河流域一带,唐代中期避安史之乱迁来;同一时期迁来的还有李、曹、崔等姓。五代十国时期,刘、陈、赵、杨、邢、吴姓等江南大户,因战乱举家迁来定居。北宋时通州几无战事,社会安宁,有钱、易、杜、林、叶、赵、吴、何等移民相继迁入。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崇明有一万三千人移民通州。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八月,海门县由于连年海潮侵袭、土地坍塌,县治地西迁至今通州市金沙镇进鲜港村附近,借通州部分地与海门坍剩的地,重新建县。以后又连年受灾,至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海门县大半坍入江中,县治地再迁今兴仁以东一带,最终不得不裁县归并通州。随县治地西迁和被迫逃亡的海门人一部分与金沙附近的通州人方言融合,形成今天以通州市金沙镇为分布中心的金沙方言,成为今天这一带的先民;一部分随迁兴仁的海门人最终安置三圩头一带,子孙世居那里。18世纪初,长江北岸开始涨积。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前后起,开始有崇明人迁来江北。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 划通州、崇明部分沙屿及通州、崇明间新涨沙设海门直隶厅,亥革命后改海门县。崇明移民大批西迁通州南部沿江一带,形成了广阔的移民区。古海门裁县后成为通州的一个乡,称为海门乡,后又改称静海乡,通常称通东地区。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张謇(1853-1926)先生建通海垦牧公司,大批海门人和崇明北沙人移民通州东北三余地区参加沿海滩涂的围垦并在那里定居。1949年,南通县全境解放,南通市、县分开,白蒲地区划归如皋,通东地区划归启东、海门两县管辖。1993年,改南通县为通州市:2002年4月,通州市属观音山镇、小海镇、竹行镇、良种场、种畜场和省属东方红农场、南通农场划入南通市区。由于今天的通州市与南通市区本属一县,所以有许多姓氏相同。通州市现有549个姓氏,与南通市区相同的姓氏有442个,约占通州市姓氏总数的80.5%。其中包括许多小姓,例如:卑、才、乘、崇、宠、刀、冬、藩、芳、甫、庚、浩、衡、红、宏、怀、环、皇、揭、敬、靖、琚、君、开、亢、蒯、羌(Kuāng)、理、令狐、律、玛、密、庙、木、沐、偶、蓬、朴、亓、奇、乾、潜、谯、卿、庆、汝、僧、韶、社、税、泰、覃(Tán)、檀、桃、同、徒、巍、喜 、秀、岩、野、伊、衣、宜、庾、宇、政、芷、壮、佐,等;也有许多南通市区没有的姓氏,例如爱、敖、把、百、汴、表、博、沧、超、朝、呈、城、冲、催、存、淡、荡、道、斗、奉、俸、复、敢、刚、阁、格、恭、雇、冠、贵、昊、荷、黑、湖、会、稽、戢、将、戒、杰、菊、氵羌 (Kuāng)、韩(L?ng)、良、矛、茂、美、番(Pān)、盘、逢(Páng)、澎(Péng)、其、启、闰、善、上、召(Shào)、胜、莳(Shì)、殳、双、顺、硕、随、潭、翟(Wān)、威、维、委、五、锡、响、孝、懈、杏、轩、旋、寻、言、尧、冶、银、营、庸、右、予、玉、越、哉、仉、兆、植、郅、忠、渚、资等。其中世姓来自河北大名,垄姓来自四川巫山,寻姓来自安徽嘉山,郅姓来自河南民权,哉姓来自江苏泰兴,懈姓来自如皋;盘姓为瑤族姓氏,来自广西;氵羌 (Kuāng)、韩(L?ng)、翟(Wān)是通州特有的姓氏。海门市和启东市有两种方言,即通东方言和海启方言。通东方言通行于海门市和启东市北部通东地区,说通东方言的通称通东人,他们是古海门人的后裔;海启方言通行于海门市和启东市南部,说海启方言的通称沙地人,一般称启海人,他们是崇明移民的后裔。大约从公元4世纪起,在长江口黃海上相继出现了若干较大的沙洲。其中一个叫布洲,约当今启东市北部吕四港迤南一带;另一个叫东洲,在布洲以南,原地已坍没,约当今海门市东南部和启东市西南部。到了公元9世纪后期,布洲与东洲涨接,始称东布洲。与胡逗洲一样,初期居民多为流人,以煮盐为业。唐初属扬州海陵县,隶淮南道,因此流人多来自扬州属地。公元8世纪30-40年代,与胡逗洲等附近岛屿一齐成为浙江西道常州的辖地。自此,流人便多来自江南常州,即今常州、宜兴、江阴一带。唐末军阀姚存制(一作姚存)据胡逗、东布二洲,为东洲镇遏使。五代初,姚氏附吴,姚存制之子姚廷为东洲静海军使。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周师克淮南,取南唐长江以北地。五年(958年),升静海都镇为静海军,属扬州,旋改置为通州,析其地为静海、海门二县,隶海陵郡。直至宋庆历间(公元1041-1048年),海门岛始与通州东南境涨接,移民增加,称“壮县”,移民一方面来自崇明,有姚、刘、朱、陈、顾等姓垦民;另一方面来自通州、苏州以及北方中州等地,多为官宦士子、流民戍兵。公元14-15世纪间,由于地球气候一度转暖,海面上升,长江主泓曾一度北移,引起了北岸的大坍削。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左右,海门县开始坍削。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八月十三日海啸,吕四地区三万余盐丁淹死,盐灶被迫停火,国库收入减少,当年明廷下旨从江南抽丁移民,以补盐丁之不足,先后有杜、顾、卢、季、周、毛7姓迁来吕四。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七月,海潮泛滥,县治地被迫迁通州馀中场(今海门市四甲镇余中村)。以后连年海潮侵袭、土地坍塌 。到了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八月,县治地不得不西迁至今通州市金沙镇进鲜港村附近,借通州部分地与海门坍剩的地,重新建县。以后又连年受灾,至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海门县大半坍入江中,不得不裁县归并通州,成为通州的一个乡,称为海门乡,后又改称静海乡。古海门县废置并入通州后,一直为通州和后来的南通县辖地,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政权始析其地分归启东、海门、南通三县管辖 。根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海门县有蔡、陈、成、崔、丁、董、窦、杜、段、范、冯、高、顾、何、胡、黄、季、江、姜、蒋、金、李、梁、林、刘、卢、陆、毛、茅、孟、潘、彭、钱、秦、瞿、任、沈、盛、施、史、陶、王、宋、孙、吴、奚、夏、谢、徐、许、杨、姚、叶、易、尹、印、郁、袁、张、赵、周、朱等姓。18世纪初,长江北岸开始涨积。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前后起,开始有崇明人迁来江北。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 割通州19个沙、崇明11个沙及通州、崇明间新涨的10个沙设海置门直隶厅,辛亥革命后改海门县。根据文献记载,清代海门厅有艾、白、包、卑、毕、卞、蔡、曹、陈、程、崔、戴、丁、董、窦、杜、范、方、费、冯、甘、高、龚、顾、管、郭、何、胡、黄、吉、季、江、姜、蒋、金、靳、李、梁、林、凌、刘、卢、鲁、陆、马、毛、茅、梅、孟、倪、钮、潘、庞、彭、浦、钱、秦、邱、仇、瞿、沙、邵、申、沈、盛、施、石、史、宋、苏、孙、汤、唐、陶、滕、田、屠、万、王、卫、魏、闻、翁、吴、奚、夏、相、项、萧、谢、邢、徐、许、薛、严、阎、杨、姚、叶、易、殷、尹、印、俞、虞、郁、袁、曾、张、赵、锺、周、朱、祝、庄、邹、祖等姓。1920年,崇明县在外沙惠龙镇(今汇龙镇)设行政公署,1928年以其地和部分海门地设置了启东县。解放后,原南通县东部吕四等地区和海门县东部一部分乡镇划属启东县管辖。由于海门、启东沙地人大多来自崇明,其北部通东人又大多为古海门人后裔,因此,其姓氏结构大体相同。海门现有姓氏491个,启东有424个。两地的姓氏有376个相同,约占海门姓氏总数的76.6%,启东姓氏总数的88.7%。其中有许多为较罕见的小姓,如:傲、百、采、朝、传、催、丹、淡、刀、东、冬、放、甫、冠、将、隽、练、美、庙、木、澎、濮、朴(P?)、普、其、阙、召(Shào)、莳、殳、双、斯、泰、宛、巍、伟、溪、晓、孝、忻、修、秀、旋、伊、宜、裔、征、政、壮、佐。两地不同的姓氏,包括海门的承、崇、旦、但、刀、栋、藩、洑、官、恒、衡、厚、呼、湖、桓、宦、会、记、际、继、蹇、截、介、戒、君、克、葵、良、逯、矛、妙、沐、能(Nài)、亓、千、潜、谯、秦、卿、渠、权、仁、绒、僧、生、侍、眭、潭、堂、仝、徒、团、拓、五、喜、响、杏、雄、、尧、业、衣、夷、奕、益、银、盈、勇、优、王季,启东的熬、滨、操、超、呈、承、耽、懂、伏、辅、杲、皋、革、各、贯、光、寒、昊、荷、红、宏、怀、环、皇、揭、律、曼、卯、那(Nà)、番(Pān)朋、璞、濮、朴(P?)、起、乾、巧、庆、赛、善、韶、诗、税、佀、台、维、问、学、幺、英、攸、庾、玉、蔚(Yù)、院、员(Yùn)、恽、载、泽、渣、掌、兆、忠、訾、纵、令(Líng)狐、南包等较为少见的小姓。其中纵姓来自江苏铜山,佀姓来自黑龙江的尚志,起姓来自云南的昆明。南包、王季则是由两个姓氏组成的联璧姓。两地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姓氏。例如海门有朝鲜族的朴(Piáo)姓,满族的佟姓,彝族的茶姓,傣族的板姓、思姓、线姓、刀姓,壮族、苗族的覃(Qín)姓;启东有朝鲜族的朴(Piáo)姓,布依族的班姓,壮族、瑶族的覃(Qín)姓。启东还有一个日本姓“真”。2004年12月根据南通市公安局提供的户籍资料发现了一些奇特的人名,如:晓刘锋、晓张惠子、小王歌子、大曹和英、大任呈书、文孤海儿、杨姝彦楠、朱峰任涛、朱玉婉云、朱姝莉娜、陈美秀芝、陈霖茂楠、陈千欣怡、陈圣沂岳、陈彦俊希、陈彦沅其、陈阳岳彤、陈宜永兴、陈雨霏霏、陈羿文杰、程由小斐、丁力成玉、胡茸子誉、金泠希汶、黄钬卓卓、凌波仙子、陆永铮欣、裴育一玲、王珮琪凡、王伶云馨、王娅宏姿、王智赵群、王为香鹏、封鸣朝阳、茅镇一凡、冒若茜子、毛西西拉、吴同可亦、陆子灵龙、陆镠一凡、秦可业凡、任禾羽伶、任河天婷、石寅超然、施野金男、司云辰子、孙敏季捷、宋月伶璐、殷特纳尔、千金加黛、姚亦昱其、徐擎天柱、蔡漍羽辰、黄佳刘媛、黄俊佳羽、黄梦沁云、黄圣永卿等等。这些人名前的两个字很难说是一个复姓。其中朱峰任涛、陈阳岳彤、王智赵群、施野金男、孙敏季捷、黄佳刘媛等显然由两个姓氏的单名组成;晓刘锋、晓张惠子、小王歌子、大曹和英、大任呈书等姓则在原来的姓氏前加上“大”、“小(晓)”;其余则是取了三字名。这种取名方式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对解决我国人口的同名现象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姓氏随意简化乱写的现象,我们在调查时没有将这些错姓统计在内。现将我们在户籍资料中发现的部分俗写或讹写姓氏列如下,以供参考:蔡:俗作“菜” (通州、如皋、海安);戴:俗作“代”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窦:俗作“豆” (市区、启东、通州、如皋);费:俗作“弗”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傅:俗作“付”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管:讹作“菅” (市区);扈:俗作“户” (市区、通州、如东);蓝:讹作“兰”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卢:俗作“芦”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陆:俗作“六” (市区、通州);缪:讹作“谬” (市区、启东、通州、如皋、海安);钮:讹作“纽” (海门、启东、如东);潘:俗作“泮”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饶:讹作“绕” (如东);滕:讹作“腾”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 或“藤” (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魏:俗作“位” (市区、如皋)或“未” (通州、如皋、海安);席:俗作“夕” (市区、通州);萧:俗作“肖”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邢:讹作“刑”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或“形” (启东、通州);杨:讹作“扬”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雍:俗作“佣” (市区)或“拥”(市区、如皋、海安);喻:俗作“吁” (市区、海门、通州、如东、海安);昝:讹作“咎”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东);臧:讹作“藏” (市区、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詹:俗作“占” (市区、海门、启东、通州、如皋、如东、海安)。